第137章 赵充国失子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校尉的人选。
此时恰好赵充国又病了,前四府很快就给出了人选,辛武贤的弟弟,辛汤。
四府共同推荐的人选,宣帝当然没意见,很快就同意了四府的意见,并将护羌校尉的符节也授予了辛汤。当然,为了尊重下赵充国这位老将军,宣帝也派人将结果通知了赵充国。
赵充国,一听到这个结果,马上表示反对,上书说道:“辛汤酗酒,不可掌管蛮夷事务,不如派辛汤的哥哥辛临众。”
辛临众去年曾为校尉,随赵充国一同平羌,后又受宣帝之命安抚众羌,赵充国对其很为赞赏。
好吧,四府都抵不过赵充国后将军府,宣帝对赵充国真的是太信任了,因此又将符节要回来改派辛临众为护羌校尉。
皇帝之令,辛家兄弟也没有办法,只好哥哥从弟弟手中接过符节去西羌上任了。
只是上任没多久,辛临众便称病要求病退,还要求自己的弟弟辛汤接替自己。赵充国看人准是准了一些,然却并没有看透并不是所有人都与他一样只重国家,而不顾自己的小家的。
宣帝最后又只得命辛汤做了护羌校尉,辛汤果然如赵充国所讲,常醉酒怒骂羌人,羌人因而反叛,朝廷最后又再次派兵去平反。
而此时的辛武贤对赵充国的怨恨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只觉得赵充国是与他们辛故意过不去,折腾他们家。于是他终于想起一件事可以报复赵充国。
你折腾我的家人,我也折腾你的家人。赵充国虽然自身没有什么好攻击的,但是他的儿子赵卬却有一件把柄落在辛武贤的手上。
赵卬,是赵充国最得意的儿子,同是也很受宣帝重用。在西羌时,同为将军,赵卬与辛武贤的关系很好,有次辛武贤宴请赵卬,赵卬醉酒了,说了一个大秘密给辛武贤听,那便是宣帝曾经很不放心卫将军张安世,是他的父亲赵充国力保,张安世才得以活命的。
按律,宫中与皇上的谈话是禁止外传的,因此连当初夏侯胜将有利于宣扬宣帝的话传了出去,宣帝就曾责备过他,更何况是这样的话。
更何况,张安世逝世的那一年,曾经有传言说宣帝想对张安世不利。宣帝接到辛武贤的上书,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赵卬,很是恼怒。
不久,赵卬因违反禁令进入赵充国幕府司马中扰乱屯兵规矩被送交廷尉审讯。赵卬知道自己被抓的真正原因,此时万般悔恨也晚了,为了不连累自己的父亲,只得在狱中自杀。
第(3/3)页
校尉的人选。
此时恰好赵充国又病了,前四府很快就给出了人选,辛武贤的弟弟,辛汤。
四府共同推荐的人选,宣帝当然没意见,很快就同意了四府的意见,并将护羌校尉的符节也授予了辛汤。当然,为了尊重下赵充国这位老将军,宣帝也派人将结果通知了赵充国。
赵充国,一听到这个结果,马上表示反对,上书说道:“辛汤酗酒,不可掌管蛮夷事务,不如派辛汤的哥哥辛临众。”
辛临众去年曾为校尉,随赵充国一同平羌,后又受宣帝之命安抚众羌,赵充国对其很为赞赏。
好吧,四府都抵不过赵充国后将军府,宣帝对赵充国真的是太信任了,因此又将符节要回来改派辛临众为护羌校尉。
皇帝之令,辛家兄弟也没有办法,只好哥哥从弟弟手中接过符节去西羌上任了。
只是上任没多久,辛临众便称病要求病退,还要求自己的弟弟辛汤接替自己。赵充国看人准是准了一些,然却并没有看透并不是所有人都与他一样只重国家,而不顾自己的小家的。
宣帝最后又只得命辛汤做了护羌校尉,辛汤果然如赵充国所讲,常醉酒怒骂羌人,羌人因而反叛,朝廷最后又再次派兵去平反。
而此时的辛武贤对赵充国的怨恨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只觉得赵充国是与他们辛故意过不去,折腾他们家。于是他终于想起一件事可以报复赵充国。
你折腾我的家人,我也折腾你的家人。赵充国虽然自身没有什么好攻击的,但是他的儿子赵卬却有一件把柄落在辛武贤的手上。
赵卬,是赵充国最得意的儿子,同是也很受宣帝重用。在西羌时,同为将军,赵卬与辛武贤的关系很好,有次辛武贤宴请赵卬,赵卬醉酒了,说了一个大秘密给辛武贤听,那便是宣帝曾经很不放心卫将军张安世,是他的父亲赵充国力保,张安世才得以活命的。
按律,宫中与皇上的谈话是禁止外传的,因此连当初夏侯胜将有利于宣扬宣帝的话传了出去,宣帝就曾责备过他,更何况是这样的话。
更何况,张安世逝世的那一年,曾经有传言说宣帝想对张安世不利。宣帝接到辛武贤的上书,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赵卬,很是恼怒。
不久,赵卬因违反禁令进入赵充国幕府司马中扰乱屯兵规矩被送交廷尉审讯。赵卬知道自己被抓的真正原因,此时万般悔恨也晚了,为了不连累自己的父亲,只得在狱中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