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密谋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就说邯郸那两位近些年来处处针对我家,就算咱们靠过去,对方也未必会信吧?”
“他若不信,就投另一方咯。”赵虞笑着说道。
见李氏兄弟俩有所困惑,赵虞笑着说道:“事实上,眼下是一个绝佳的机会。……那两位当年针对伯父,无非就是因为公主,现如今公主已远离王宫,对于那两位而言,其实也算是祛除了一块心病,我认为,只要公主不回宫,不在天子面前说些不利于他们的什么话,我想他们应该也不会再做什么得罪人的事……这对他们没有好处。在这种情况下,两位兄长靠过去,就算他们心中有所狐疑,也绝对不会将两位兄长拒之门外,免得邺城倒向另一方。”
“就是说,就算他们心中狐疑,也会极力拉拢我等,对吧?”李奉眼中精光一闪。
“对!”
“唔……”李奉点了点头,但旋即又问道:“可问题是,若咱们投靠那人,对我等始终心存怀疑,那我等又如何挑拨呢?”
“挑拨?不,无需挑拨。”赵虞笑着说道:“介时,只要让公主出面,在天子面前称赞咱们投靠的那位即可……”
『??』
被提到的公主,此刻正手托香腮听着屋内三人在那打哑谜,直听得满头雾水。
乍听赵虞这番话,她还转不过弯来,遂不解地问道:“让本宫在陛下爷爷面前说好话?为谁?”
看她满脸困惑的模样,赵虞知道她肯定没听懂,遂索性挑明道:“东宫,或三皇子。”
一听这话,公主立刻就板起脸来,不高兴地说道:“我才不要替他们说话,本宫恨不得杀了他们!”
赵虞微微一笑道:“想要在人背后捅刀子,最起码得先绕到那人身后吧?”
『?』
公主茫然地眨眨眼睛。
倒是李勤哈哈大笑道:“贤弟这比喻,妙极。”
从旁,李奉亦听得连连点头,同时也不忘训斥自家妹妹:“祥瑞,你若听不明白,就莫要胡乱插嘴,显得你……唉。”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见此,公主气呼呼地鼓起了脸。
倒不是因为兄长再次训斥了他,而是因为她从始至终都没有听懂这三人的哑谜,这让她有种被孤立的感觉。
可瞅着这三人聊地投机,她倒也真的不敢胡乱打搅了三人,毕竟她还是很希望皇位落到她父亲头上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公主只能闷闷不乐地坐在椅子上,努力想要听懂三人的对话。
说实话,看她鼓着脸静静坐在一旁,其实倒也不失可爱,但赵虞此刻显然顾不上欣赏公主这罕见的安安静静的一幕,沉声将他早已谋划许久的计策,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氏兄弟:“……无论那人信与不信,至少他在明面上会与我等保持良好的关系,甚至极力拉拢;而另一人,相信也不会视若无睹,介时,我等便可左右逢源,假意待价而沽,实则隔岸观火,坐收渔利。”
“妙!”
李奉听得双目放光,直到今日他才意识到,陈太师的眼光究竟有多么厉害——眼前这个男人,绝对是足以匹敌陈门五虎的!
当然,眼前这个男人,如今也确实是陈门五虎之一。
此时,李勤有些心急地问道:“那依贤弟之见,我等选择哪一方较好?”
“这个嘛……”赵虞沉吟了片刻,反问道:“如今东宫与三皇子,哪一方势力较优?”
“那自然是东宫。”李奉皱着眉头说道:“终归他当了二三十年的太子,朝野上下……大致还是认可的。”
“唔。”赵虞微微点头,对此毫不意外。
能当二三十年的太子,这位太子积累下来的人脉,自然不可谓不惊人,倘若这样还压不住弟弟,那只能说这位东宫实在是太无能了。
而就李奉所言,这位太子至少还是有正常水准的。
想到这里,赵虞好奇问道:“那三皇子何以能与东宫抗衡?”
李奉闻言解释道:“三皇叔的生母出身杨氏,其父兄乃是驻西垂的大将……”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贤弟可还记得前些年作乱的楚侯?杨妃的祖上,其实与那位楚侯同出一枝。”
“噢。”
赵虞恍然大悟。
他当然知道,这晋国最显贵的就是李、杨两姓,两家的先祖当年共同打下晋国的江山,后来李姓当了晋天子,杨姓则封为楚侯,坐享荆楚之地作为封地。
考虑到当初李、杨两姓的亲密程度,杨姓其中一支留在晋国作为西疆的驻边大将,这倒也不奇怪。
赵虞顶多就有点好奇,毕竟前些年,前代楚侯杨固才以‘勾结安平道乱党图谋造反’的罪名被治罪,西垂的杨姓就没有任何态度么?
莫非几百年之后,两支杨姓已经疏远了交情,还是说,是看在三皇子的面子上?
『……也有可能是老太师尚在,西垂的杨姓不敢胡来。』
赵虞心下暗暗猜测。
毫无疑问,陈太师,那绝对称得上是晋国的擎天玉柱,是高悬在任何晋国叛逆头上的开锋利剑。
话说回来,当年楚侯杨固联合安平道造反,虽然在其死后都被晋天子治了罪,就连尸体也被运到邯郸,但不知什么原因朝廷并非深究,甚至还封了杨固那几个逃逸至武陵郡的儿子继承爵位。
当然,同时朝廷也委任了王尚德驻军荆楚,哪怕杨固那几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就说邯郸那两位近些年来处处针对我家,就算咱们靠过去,对方也未必会信吧?”
“他若不信,就投另一方咯。”赵虞笑着说道。
见李氏兄弟俩有所困惑,赵虞笑着说道:“事实上,眼下是一个绝佳的机会。……那两位当年针对伯父,无非就是因为公主,现如今公主已远离王宫,对于那两位而言,其实也算是祛除了一块心病,我认为,只要公主不回宫,不在天子面前说些不利于他们的什么话,我想他们应该也不会再做什么得罪人的事……这对他们没有好处。在这种情况下,两位兄长靠过去,就算他们心中有所狐疑,也绝对不会将两位兄长拒之门外,免得邺城倒向另一方。”
“就是说,就算他们心中狐疑,也会极力拉拢我等,对吧?”李奉眼中精光一闪。
“对!”
“唔……”李奉点了点头,但旋即又问道:“可问题是,若咱们投靠那人,对我等始终心存怀疑,那我等又如何挑拨呢?”
“挑拨?不,无需挑拨。”赵虞笑着说道:“介时,只要让公主出面,在天子面前称赞咱们投靠的那位即可……”
『??』
被提到的公主,此刻正手托香腮听着屋内三人在那打哑谜,直听得满头雾水。
乍听赵虞这番话,她还转不过弯来,遂不解地问道:“让本宫在陛下爷爷面前说好话?为谁?”
看她满脸困惑的模样,赵虞知道她肯定没听懂,遂索性挑明道:“东宫,或三皇子。”
一听这话,公主立刻就板起脸来,不高兴地说道:“我才不要替他们说话,本宫恨不得杀了他们!”
赵虞微微一笑道:“想要在人背后捅刀子,最起码得先绕到那人身后吧?”
『?』
公主茫然地眨眨眼睛。
倒是李勤哈哈大笑道:“贤弟这比喻,妙极。”
从旁,李奉亦听得连连点头,同时也不忘训斥自家妹妹:“祥瑞,你若听不明白,就莫要胡乱插嘴,显得你……唉。”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见此,公主气呼呼地鼓起了脸。
倒不是因为兄长再次训斥了他,而是因为她从始至终都没有听懂这三人的哑谜,这让她有种被孤立的感觉。
可瞅着这三人聊地投机,她倒也真的不敢胡乱打搅了三人,毕竟她还是很希望皇位落到她父亲头上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公主只能闷闷不乐地坐在椅子上,努力想要听懂三人的对话。
说实话,看她鼓着脸静静坐在一旁,其实倒也不失可爱,但赵虞此刻显然顾不上欣赏公主这罕见的安安静静的一幕,沉声将他早已谋划许久的计策,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氏兄弟:“……无论那人信与不信,至少他在明面上会与我等保持良好的关系,甚至极力拉拢;而另一人,相信也不会视若无睹,介时,我等便可左右逢源,假意待价而沽,实则隔岸观火,坐收渔利。”
“妙!”
李奉听得双目放光,直到今日他才意识到,陈太师的眼光究竟有多么厉害——眼前这个男人,绝对是足以匹敌陈门五虎的!
当然,眼前这个男人,如今也确实是陈门五虎之一。
此时,李勤有些心急地问道:“那依贤弟之见,我等选择哪一方较好?”
“这个嘛……”赵虞沉吟了片刻,反问道:“如今东宫与三皇子,哪一方势力较优?”
“那自然是东宫。”李奉皱着眉头说道:“终归他当了二三十年的太子,朝野上下……大致还是认可的。”
“唔。”赵虞微微点头,对此毫不意外。
能当二三十年的太子,这位太子积累下来的人脉,自然不可谓不惊人,倘若这样还压不住弟弟,那只能说这位东宫实在是太无能了。
而就李奉所言,这位太子至少还是有正常水准的。
想到这里,赵虞好奇问道:“那三皇子何以能与东宫抗衡?”
李奉闻言解释道:“三皇叔的生母出身杨氏,其父兄乃是驻西垂的大将……”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贤弟可还记得前些年作乱的楚侯?杨妃的祖上,其实与那位楚侯同出一枝。”
“噢。”
赵虞恍然大悟。
他当然知道,这晋国最显贵的就是李、杨两姓,两家的先祖当年共同打下晋国的江山,后来李姓当了晋天子,杨姓则封为楚侯,坐享荆楚之地作为封地。
考虑到当初李、杨两姓的亲密程度,杨姓其中一支留在晋国作为西疆的驻边大将,这倒也不奇怪。
赵虞顶多就有点好奇,毕竟前些年,前代楚侯杨固才以‘勾结安平道乱党图谋造反’的罪名被治罪,西垂的杨姓就没有任何态度么?
莫非几百年之后,两支杨姓已经疏远了交情,还是说,是看在三皇子的面子上?
『……也有可能是老太师尚在,西垂的杨姓不敢胡来。』
赵虞心下暗暗猜测。
毫无疑问,陈太师,那绝对称得上是晋国的擎天玉柱,是高悬在任何晋国叛逆头上的开锋利剑。
话说回来,当年楚侯杨固联合安平道造反,虽然在其死后都被晋天子治了罪,就连尸体也被运到邯郸,但不知什么原因朝廷并非深究,甚至还封了杨固那几个逃逸至武陵郡的儿子继承爵位。
当然,同时朝廷也委任了王尚德驻军荆楚,哪怕杨固那几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