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红歌的力量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红星照我去战斗》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制组主创会上阐述自己的意见,结果获得了一致支持,并当场确定由创作组组长王汝俊组织创作人员执笔赶写歌词。几天后,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创作完成了,后又改名《红星照我去战斗》。拿到歌词后,傅庚辰思考再三,没有盲从当时“高、响、硬、喊”的流行风,而是遵循音乐创作的规律,写出了一首以美取胜、以情感人的独唱歌曲。随着电影的上映,《红星照我去战斗》很快风靡全国,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会。

(二)

《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曲,吸收了赣南采茶戏和兴国山歌的地方特色,曲调明朗、流畅。歌曲有两段歌词,音乐处理十分灵活。前面两段歌词的曲调基本相同,第二段歌词结尾处开始扩充为14小节,形成了一个扩充乐段。两个乐段结构A+B。

A段22小节,形成了6个乐句的乐段结构。作曲家在这里将歌词的内涵十分恰当地表达出来,比如第一、二句就是在前奏管弦乐加竖琴的音乐描绘中进入,自然地表现了“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群山两岸走”的江南秀丽景色。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时,旋律在高音区运行,象征雄鹰翱翔在高高的天空。“革命重担挑肩上,党的教导记心头”是第四句带有附点的高音,表明革命者具有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坚定不移的信心。“党的教导记心头”重复两遍,扩充了乐句,这是音乐表现的需要。

B段共14小节。这段是全曲的高潮之所在,如果说前面比较深沉的话,这段则显得高亢、激奋。这段是由两句歌词重复而成,它仍然是表明革命者的决心和信心:“砸碎万恶的旧世界,万里江山披锦绣”。

(三)

电影《闪闪的红星》上映,距今30多年了,影片的故事情节已被人们所淡忘,但电影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却久久流传。在当年“文化大革命”的文艺荒漠中,它像一股清澈的甘泉,滋润了人们饥渴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一代人的心头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成为他们成长经历中一个重要的记忆符号。

《红星照我去战斗》的首唱是当年的青年歌手李双江,这首歌是他的成名作。李双江因为这首歌而名声大振。他每到一处演出,当报到下一个节目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时,全场就沸腾。李双江走到哪里,哪里的群众就在台下喊“小小竹排,小小竹排”,不唱就过不了关。

如今的人们喜爱《红星照我去战斗》这首歌曲,主要是欣赏它以美取胜、以情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