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足为虑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益州郡守董和,籍荆州南郡枝江人,应属东州士人一脉,但实际他确实地地道道的中立派系,无意涉及两派争斗只为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就算是硬要为董和归属一个派系,那他也只能属于前任益州牧刘璋麾下亲信一脉,理当与张任严颜等同等待遇。
只是董和一向不喜欢应权而动,本本分分的做事才是他的一贯原则,也是他为刘璋所钟爱的优点所在……
从牛鞞,江原县令,在坐到蜀郡成都县令,几次调动的时间都不长,但却一次比一次能显出刘璋对董和的看重。
甚至这位论出身被划为东州一脉的成都县令,也一样并没有招致益州内士人的挤压排斥,甚至包括黄权等人在内,对董和都相当的礼敬,这自然是缘由其为人之道行事之风……
如此看来,东州跟益州两派士人之间,也并非是那种完全无法容忍对方的存在,董和这个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然而可惜,世间如董和这般人物寥寥无几,益州内更是只有此一人而已,也只有董和才能够同时赢得两派士人的礼待,和州牧刘璋的信任,所以仕途才会顺利,官场才会无碍。
只不过要是妄想以董和来影响两派的关系,那可就是真有些痴人说梦了,毕竟世之习惯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够更改,更不可能因一人而变,哪怕董和有着超出寻常的人格魅力……
所以在刘璋失败的谋划后,董和不得已从益州权力中心被分化出去,升迁调任益州郡太守,明着加官实际却是让位仁兄彻底远离了权力中心的斗争。
不过这些对董和而言根本是无所谓的事情,因为不管在哪来,无论做到什么样的位子,他依旧老样子。
行事符合礼制标准,崇尚节俭之风,无奢华无铺张浪费,为人以表率,为官以清廉,此乃董和之道。
尤其是到了益州郡之后,董和更是因地制宜,一面继续保持自己的一贯作风,将节俭清廉的作风习惯从蜀郡带到了辖地,连带着属官所有人都跟着学些。
更是和益州郡内的蛮部夷人打好关系,不自持身份歧视蛮夷,反而还会主动放下身份去和蛮夷接触,互相真心实意的沟通交流,以文之道收服归化郡内的异族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益州郡守董和,籍荆州南郡枝江人,应属东州士人一脉,但实际他确实地地道道的中立派系,无意涉及两派争斗只为做好自己分内之事……
就算是硬要为董和归属一个派系,那他也只能属于前任益州牧刘璋麾下亲信一脉,理当与张任严颜等同等待遇。
只是董和一向不喜欢应权而动,本本分分的做事才是他的一贯原则,也是他为刘璋所钟爱的优点所在……
从牛鞞,江原县令,在坐到蜀郡成都县令,几次调动的时间都不长,但却一次比一次能显出刘璋对董和的看重。
甚至这位论出身被划为东州一脉的成都县令,也一样并没有招致益州内士人的挤压排斥,甚至包括黄权等人在内,对董和都相当的礼敬,这自然是缘由其为人之道行事之风……
如此看来,东州跟益州两派士人之间,也并非是那种完全无法容忍对方的存在,董和这个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
然而可惜,世间如董和这般人物寥寥无几,益州内更是只有此一人而已,也只有董和才能够同时赢得两派士人的礼待,和州牧刘璋的信任,所以仕途才会顺利,官场才会无碍。
只不过要是妄想以董和来影响两派的关系,那可就是真有些痴人说梦了,毕竟世之习惯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够更改,更不可能因一人而变,哪怕董和有着超出寻常的人格魅力……
所以在刘璋失败的谋划后,董和不得已从益州权力中心被分化出去,升迁调任益州郡太守,明着加官实际却是让位仁兄彻底远离了权力中心的斗争。
不过这些对董和而言根本是无所谓的事情,因为不管在哪来,无论做到什么样的位子,他依旧老样子。
行事符合礼制标准,崇尚节俭之风,无奢华无铺张浪费,为人以表率,为官以清廉,此乃董和之道。
尤其是到了益州郡之后,董和更是因地制宜,一面继续保持自己的一贯作风,将节俭清廉的作风习惯从蜀郡带到了辖地,连带着属官所有人都跟着学些。
更是和益州郡内的蛮部夷人打好关系,不自持身份歧视蛮夷,反而还会主动放下身份去和蛮夷接触,互相真心实意的沟通交流,以文之道收服归化郡内的异族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