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共同的利益】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毋庸置疑,坚决不会!根红苗正的鲁国和周天子同宗同族,君臣关系好的一塌糊涂,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接纳徐偃王,这个乱臣贼子的。
徐偃王自知已是穷途末路,只得率领残余部下退守到东山之上。又是东山,上天在这里赋予他象征王权的宝物,但冥冥中的指引,又将他带回到这里,等待上天最后的眷顾。徐偃王万万没有想到,数以万计的徐国老百姓扶老携幼来到东山,誓死抵抗周楚联军,即使徐人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与偃王同生共死。看到这些,徐偃王应该知足了,作为一国之君,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褒奖更让人欣慰。万民拥戴,我心足矣!这才是上天最珍贵的恩赐。
徐国兵祸,皆因嬴诞一人而起,与徐国万千百姓何干!徐偃王独自一人来到东山山顶,望着山下成千上万的徐国百姓,不禁老泪纵横。“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务,以至于此。”此时的徐偃王大彻大悟了,文德固然可以兴国,武备却要用来安邦。国家繁荣,长治久安,万民向往,但这一切都要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保障。
徐偃王不愿看到自己付出毕生心血的徐国陷入刀兵之灾,更不愿看到徐国百姓生灵涂炭。他向全天下,发布了生命中最后一道命令,“圣人不可杀人己呈己欲,君子不处危邦,楚患者,诞一人而已,吾去,则刀兵可息。”徐偃王要让天下知道,嬴诞不贪恋国君的权势和富贵,却十分担忧徐国百姓的安危。你们所忧患的只是我嬴诞一人而已,和徐国百姓没有丝毫关系。你们放下手中的屠刀,放过无辜的百姓,我嬴诞将会独自一人离开。
徐偃王登高远眺,南望徐国,一腔热血,喷薄而出。约公元前926年,徐偃王兵败自尽。偃王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仁德的君主,将东山改称作徐山,又将彭城周围的地方称作徐州。
也许是后人不愿见到仁义先驱徐偃王兵败身死的悲惨结局。相传徐偃王躲过了周楚联军的追杀,在东山隐居了数年。后来驾着一叶小舟,漂洋过海,一路漂泊到了吴越地区,在东钱湖畔的隐学山中,结茅草而居,与山野为伴,孤独终老,结束了自己大起大落的一生。
究竟徐偃王最终的命运如何,后人只能在古籍传说中去寻找,但零零散散的只言片语,又实在让后人无踪可寻。伟大的徐偃王,被历史的迷雾层层包裹,我们也许压根儿就没有看到他真实的模样。
“正统论”束缚国人太久,似乎只有周秦汉唐,才能拥有华夏民族的名分。而徐国,一个屹立于华夏东方长达千年的古老国家,竟然在古籍史记中遮遮掩掩,能不提就不提,万不得已时,也只是一笔带过,含糊其辞。为何会如此?只因为徐国被历史划定的框框挡在了外面,是不具备正统名分的“蛮夷戎狄”,是**神圣的历史不屑一顾的边缘问题。更加之徐偃王的僭越叛逆行为,更是“不安君臣本分”的大逆不道之举,这绝对是后世儒学所不能接受的。试问后世的哪代帝王天子愿意身边有个徐偃王,和自己去抢那顶挂满珍珠的皇冠。
徐偃王结束了,无论生与死,他都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他的治国教训,却令后代统治者们受益匪浅。“国穷民富”,取乱之道,“国富民穷”,治世之法。
第(3/3)页
毋庸置疑,坚决不会!根红苗正的鲁国和周天子同宗同族,君臣关系好的一塌糊涂,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接纳徐偃王,这个乱臣贼子的。
徐偃王自知已是穷途末路,只得率领残余部下退守到东山之上。又是东山,上天在这里赋予他象征王权的宝物,但冥冥中的指引,又将他带回到这里,等待上天最后的眷顾。徐偃王万万没有想到,数以万计的徐国老百姓扶老携幼来到东山,誓死抵抗周楚联军,即使徐人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与偃王同生共死。看到这些,徐偃王应该知足了,作为一国之君,还有什么比这样的褒奖更让人欣慰。万民拥戴,我心足矣!这才是上天最珍贵的恩赐。
徐国兵祸,皆因嬴诞一人而起,与徐国万千百姓何干!徐偃王独自一人来到东山山顶,望着山下成千上万的徐国百姓,不禁老泪纵横。“吾赖于文德,而不明武务,以至于此。”此时的徐偃王大彻大悟了,文德固然可以兴国,武备却要用来安邦。国家繁荣,长治久安,万民向往,但这一切都要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保障。
徐偃王不愿看到自己付出毕生心血的徐国陷入刀兵之灾,更不愿看到徐国百姓生灵涂炭。他向全天下,发布了生命中最后一道命令,“圣人不可杀人己呈己欲,君子不处危邦,楚患者,诞一人而已,吾去,则刀兵可息。”徐偃王要让天下知道,嬴诞不贪恋国君的权势和富贵,却十分担忧徐国百姓的安危。你们所忧患的只是我嬴诞一人而已,和徐国百姓没有丝毫关系。你们放下手中的屠刀,放过无辜的百姓,我嬴诞将会独自一人离开。
徐偃王登高远眺,南望徐国,一腔热血,喷薄而出。约公元前926年,徐偃王兵败自尽。偃王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仁德的君主,将东山改称作徐山,又将彭城周围的地方称作徐州。
也许是后人不愿见到仁义先驱徐偃王兵败身死的悲惨结局。相传徐偃王躲过了周楚联军的追杀,在东山隐居了数年。后来驾着一叶小舟,漂洋过海,一路漂泊到了吴越地区,在东钱湖畔的隐学山中,结茅草而居,与山野为伴,孤独终老,结束了自己大起大落的一生。
究竟徐偃王最终的命运如何,后人只能在古籍传说中去寻找,但零零散散的只言片语,又实在让后人无踪可寻。伟大的徐偃王,被历史的迷雾层层包裹,我们也许压根儿就没有看到他真实的模样。
“正统论”束缚国人太久,似乎只有周秦汉唐,才能拥有华夏民族的名分。而徐国,一个屹立于华夏东方长达千年的古老国家,竟然在古籍史记中遮遮掩掩,能不提就不提,万不得已时,也只是一笔带过,含糊其辞。为何会如此?只因为徐国被历史划定的框框挡在了外面,是不具备正统名分的“蛮夷戎狄”,是**神圣的历史不屑一顾的边缘问题。更加之徐偃王的僭越叛逆行为,更是“不安君臣本分”的大逆不道之举,这绝对是后世儒学所不能接受的。试问后世的哪代帝王天子愿意身边有个徐偃王,和自己去抢那顶挂满珍珠的皇冠。
徐偃王结束了,无论生与死,他都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他的治国教训,却令后代统治者们受益匪浅。“国穷民富”,取乱之道,“国富民穷”,治世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