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唐朝贵公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一十四章:威武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了中堂,陈正泰则已在中堂的主位上坐着了,头顶着‘积善人家’四字的匾额,这积善人家的匾额,乃是三叔公派人定制的,请的乃是大学士虞世南亲自手书,而后再让人拓下来雕刻。

  有钱了嘛,总是要有点面子的,而且还要显得有道德,这积善人家四字,恰好与陈家的家风相契,陈大善人的美名,远播关内外,人尽皆知啊!

  陈正泰坐着,稳如磐石。

  三个遣唐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却见陈正泰左右,又有四五个人,个个都是侍卫的模样,分别是娄师德、薛仁贵、苏定方,还有那黑齿常之。

  这四人坐在陈正泰的侧边,众星捧月一般。

  遣唐使不行礼。

  娄师德便大喝:“足下何人?见了韩国公,为何不行礼。”

  扶余洪便看着倭国遣唐使犬上三田耜,三国之中,倭国实力最强,所以扶余洪希望犬上三田耜能为自己撑腰。

  犬上三田耜是有和大唐交恶以及打嘴仗经历的,所以底气比新罗人还有百济人更足,他微笑道:“我奉东方天子之命前来,乃是特使,不宜行礼。”

  娄师德面带怒容,正想说什么。

  陈正泰则是摆摆手道:“不必多礼,都坐下说话吧。”

  三人各自落座。

  陈正泰随即便道:“我奉皇帝之命,与三位遣唐使交涉,只是不知,你们的国书可带来了吗?”

  犬上三田耜觉得此时贸然进上国书有些不妥,便没吭声。

  不过扶余洪倒是有些急了,现在虽然闹得僵,可事情迟早还得有进展,只要不涉及到百济的根本利益,早一些进上国书也是理所当然,最好早一些明晰大唐的态度为好。

  于是便道:“我带了国书来。”

  说罢,他将国书交给扶余威刚。

  扶余威刚双手捧着,小心翼翼的进至陈正泰的面前。

  陈正泰接过,飞快的扫了一眼。

  里头的内容并不新鲜。

  大抵是百济国愿意称臣,并且派出质子,从此之后愿意称藩朝贡的事。

  再多的条件,也就没有了。

  当然,其中有一条,是希望大唐能够善待他们的太上王。

  显然,百济国的那位新王有点不厚道啊,他爹被大唐抓来了,也不想讨要回去,只为了表示一下孝心,希望大唐以后好好帮他养着。

  陈正泰为这俘来的百济王表示遗憾,看来他可以去给太上皇李渊凑对了。

  陈正泰看过之后,便随手将国书抛到了一边。

  这个举动很轻佻。

  让扶余洪皱眉。

  事实上,这国书是在百济朝廷中争论了很久才做出的妥协,其中最大的争议就是派出质子,当时许多百济人认为这是妥协的太过,这还是王上力排众议的结果。

  可显然陈正泰对此极不满意。

  于是扶余洪看着陈正泰道:“韩国公以为如何呢?”

  “笑话。”陈正泰毫不犹豫道:“百济屡屡挑衅大唐,为虎作伥,现在只称臣就罢了?既然称臣,就要有称臣的样子,只是派出质子,远远不够。”

  这态度很不客气。

  只一听就晓得,百济提出来的条件,大唐远远没有得到满足。

  扶余洪一时无言,他没有追问大唐想要提出什么条件,因为此时追问,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无法回答的境地,倒不如充傻装楞,所以故意看向倭国遣唐使犬上三田耜。

  犬上三田耜顿时明白了扶余洪的心思,于是与新罗遣唐使交换了一个眼色,才咳嗽一声道:“韩国公,百济国愿意称臣,永结秦晋之好,有何不可呢?大唐处中原之地,沃野千里,莫非还垂涎百济这区区数百里的土地吗?大国固然带甲无数,可是小国自也有保全之法,这大唐与百济毕竟山长水远,为何要苦苦相逼呢?”

  他一副和事老的态度。

  不过显然这犬上三田耜有点轴,你和事就和事,一开口,怎么更像在故意挑衅一样?

  陈正泰微笑道:“小国有什么保全之法,愿闻其详。”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