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龙(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他在之后主政泉州的12年里,利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地方,深得民心。
具体的治政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两点。
其一,召集儒士。当时中原地区已经打成了一锅粥,公卿士大夫们都赶到江南来避难,王审邽在泉州设立了“招贤院”,专门吸纳逃亡过来的人才。
吸纳人才的政策很成果,大唐中央**前兵部侍郎韩偓、前吏部郎中夏侯淑、前刑部员外郎杨承休、户部员外郎翁承赞等人都来投奔,这些人不仅大有才名,更重要的是有工作经验,而福建地区缺的就是这种人才。
有了人才就好办事,福建地区迅速搭建起了一整套行政班底,为一系列的善政提供了条件。
其二,宽政爱民。五代十国时期江南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而闽地又地处偏僻,这个地方不仅缺人才,同时也缺百姓。
为了增加辖区户口,王审邽在大哥王潮“招怀离散”政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很有一些当代商业促销的味道。
比如,他规定凡是来泉州种地的老百姓,免费借给他们耕牛及犁耙等农具;鼓励农民到山间荒地上开垦梯田,谁开垦出来的土地就归谁;谁家的房子坏了,没钱修,**帮你修,反正不能让你睡在大街上。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别的地方都在军阀混战,不把老百姓当人看,他王审邽这里却让百姓们宾至如归,简直是世外桃源啊,所以周边百姓争相来定居,然后闽地户口就多了,户口多了赋税就多了,然后国家就有钱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说,王氏三兄弟都不简单。然而这还没完,下面还有更精彩的环节。
王氏三兄弟虽然各有特色,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他们都十分擅长治理,进而吸引了周边的一些州县主动臣服,建州(今福建建瓯)、汀州的刺史都主动到福州报到,表示服从王潮管理,就连沿海盘踞在海岛上的海盗们也望风归降。
当时的局面可以这样形容:王潮从泉州打到福州,然后其他地方就不用打了,全部主动归附,王潮顺利统一了全闽。
不服不行啊,仁者无敌,这就是王道的威力!
昭宗皇帝随后于公元894年正式任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
又过了几年,王潮病重,现在他要回答一道曾经困扰过很多人,今后还会困扰更多人的难题:把位子传给谁。
王潮有四个儿子,爱子之心人皆有之,按照常理来说,老子死了,儿子继位,王潮随便从四个人中选一个出来接班就可以了。
但王潮没有那么做,他做出了一个常人很难做出,但十分正确的决定:传位给三弟王审知。
王潮这么做是有他的考虑的,现在闽地政权初创,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打理,如果想要长久稳定发展下去,必须选出一个有能力的人来接班,而在整个王氏家族里面,王审知的能力最为突出。
王氏三兄弟父亲死的早,王潮一直把王审知当作儿子来管教,这个弟弟也确实争气,不仅性格好,能力还很突出,把位置交给他,全家人都有着落了。
还有一点,王氏三兄弟都是十分孝顺的人,当时三王的母亲还健在,三兄弟的关系很好,在王潮眼里看来,位置不论是传给兄弟还是传给儿子不都一样吗,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啊。
安排完了一切,王潮死了。
王审知找到二哥王审邽商量:“二哥,大哥死了,要不你来接班得了。”
王审邽说:“大哥说了把位置给你,你就别婆婆妈妈的了,二哥支持你!”
王审知要的就是王审邽这句话,既然二哥心里没想法,王审知就顺利接班了。
王潮没有看错自己的三弟。王审知接班后为了避免家族矛盾,把王潮的四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本书还不错,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
第(2/3)页
,他在之后主政泉州的12年里,利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地方,深得民心。
具体的治政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两点。
其一,召集儒士。当时中原地区已经打成了一锅粥,公卿士大夫们都赶到江南来避难,王审邽在泉州设立了“招贤院”,专门吸纳逃亡过来的人才。
吸纳人才的政策很成果,大唐中央**前兵部侍郎韩偓、前吏部郎中夏侯淑、前刑部员外郎杨承休、户部员外郎翁承赞等人都来投奔,这些人不仅大有才名,更重要的是有工作经验,而福建地区缺的就是这种人才。
有了人才就好办事,福建地区迅速搭建起了一整套行政班底,为一系列的善政提供了条件。
其二,宽政爱民。五代十国时期江南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而闽地又地处偏僻,这个地方不仅缺人才,同时也缺百姓。
为了增加辖区户口,王审邽在大哥王潮“招怀离散”政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很有一些当代商业促销的味道。
比如,他规定凡是来泉州种地的老百姓,免费借给他们耕牛及犁耙等农具;鼓励农民到山间荒地上开垦梯田,谁开垦出来的土地就归谁;谁家的房子坏了,没钱修,**帮你修,反正不能让你睡在大街上。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别的地方都在军阀混战,不把老百姓当人看,他王审邽这里却让百姓们宾至如归,简直是世外桃源啊,所以周边百姓争相来定居,然后闽地户口就多了,户口多了赋税就多了,然后国家就有钱了,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说,王氏三兄弟都不简单。然而这还没完,下面还有更精彩的环节。
王氏三兄弟虽然各有特色,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他们都十分擅长治理,进而吸引了周边的一些州县主动臣服,建州(今福建建瓯)、汀州的刺史都主动到福州报到,表示服从王潮管理,就连沿海盘踞在海岛上的海盗们也望风归降。
当时的局面可以这样形容:王潮从泉州打到福州,然后其他地方就不用打了,全部主动归附,王潮顺利统一了全闽。
不服不行啊,仁者无敌,这就是王道的威力!
昭宗皇帝随后于公元894年正式任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
又过了几年,王潮病重,现在他要回答一道曾经困扰过很多人,今后还会困扰更多人的难题:把位子传给谁。
王潮有四个儿子,爱子之心人皆有之,按照常理来说,老子死了,儿子继位,王潮随便从四个人中选一个出来接班就可以了。
但王潮没有那么做,他做出了一个常人很难做出,但十分正确的决定:传位给三弟王审知。
王潮这么做是有他的考虑的,现在闽地政权初创,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打理,如果想要长久稳定发展下去,必须选出一个有能力的人来接班,而在整个王氏家族里面,王审知的能力最为突出。
王氏三兄弟父亲死的早,王潮一直把王审知当作儿子来管教,这个弟弟也确实争气,不仅性格好,能力还很突出,把位置交给他,全家人都有着落了。
还有一点,王氏三兄弟都是十分孝顺的人,当时三王的母亲还健在,三兄弟的关系很好,在王潮眼里看来,位置不论是传给兄弟还是传给儿子不都一样吗,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啊。
安排完了一切,王潮死了。
王审知找到二哥王审邽商量:“二哥,大哥死了,要不你来接班得了。”
王审邽说:“大哥说了把位置给你,你就别婆婆妈妈的了,二哥支持你!”
王审知要的就是王审邽这句话,既然二哥心里没想法,王审知就顺利接班了。
王潮没有看错自己的三弟。王审知接班后为了避免家族矛盾,把王潮的四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果您觉得本书还不错,请粘贴以下网址分享给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支持作者!